新闻动态
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道地性及其形成的环境机制”, 促进道地药材发展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郭兰萍研究员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药道地性及其形成的环境机制”(81130070)顺利结题。课题围绕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假说,提出“环境因子-信号传导因子-基因网络-基因表达、生理生化反应、表型”一体化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从多个水平揭示丹参、苍术、黄芩、蛇足石杉、铁皮石斛道地性形成的环境机制。并取得以下成果:
1、完成了丹参根际土微生态多样性研究,探讨了丹参连作障碍与土壤微生态的关系;完成了不同诱导子组合促进丹参次生代谢机制;完成酵母和银离子诱导后丹参蛋白质组学分析;完成DNA甲基化与染色体修饰对丹参不同生物合成的影响;揭示了茉莉酸调控丹参不同生物合成机制;发现了与丹参品质相关基因的SNP位点;推动了丹参不同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稀土的影响和机理。
2、完成了黄芩遗传结构研究;完成了茉莉酸介导黄芩苷积累的分子机理;完成了黄芩叶绿体分子谱学地理分析。
3、分离了浙江蛇足石杉的内生真菌;筛选了具有石杉碱合成能力的菌株;完成了内生真菌回染蛇足石杉的转录组分析;完成了内生真菌对蛇足石杉次生代谢的影响分析。
4、完成了苍术属群挥发油成分分析;完成了苍术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分析,发现苍术道地药材形成具有逆境效应。
5、完成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的DNA条形码分析;完成了铁皮石斛的内生真菌分析;完成了铁皮石斛根际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完成了不同产地石斛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现内生菌对铁皮石斛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等方面影响不同。
该课题共发表论文83篇,其中SCI 19篇,获得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提出了三类道地药材的形成机理。项目执行期间,多次进行国际交流,形成了较大的国际影响。
专家组认为:课题以5种药用植物为例,提出了土壤微生态主导型、气候主导型、多因子主导型,三类道地药材类型划分有一定意义。项目按照计划,完成了预期任务,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综合评价等级为A,较大的促进了道地药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