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本草考证与中药鉴定
◆2004年,“中草药与民族药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重庆中药研究院、贵州省中医药研究院、民族医药研究所、江西中医学北京大学药学院、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获奖人员:黄璐琦 邵爱娟 周兴 冯学锋 何希荣 格晓光 谢宗万 陈虎彪 钟国跃 刘毅
“中草药与民族药标本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是2000年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本草、方书以及《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书籍中收载的药材进行品种确定,编辑药材和腊叶标本名录。
2.对现有标本馆资源,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方式对标本进行整理和收集。共收集、整理和鉴定了中草药与民族药腊叶标本4189种,所属297个科,1096个属,有546种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版)。药材标本1050种,所属263个科,包括植物药(各个药用部位)、动物药、矿物药等。有738种为《中国药典》(2000版)中收载,其中包括苗药、藏药和其他一些民族药。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GB/T 14467-93)对标本进行统一编码。编号中具有标本的序号、科、属、种、药用部位和收藏单位等信息,据此,可得知该标本的存放地点及其分类信息,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4.对所收集整理的标本进行拍照并制作光盘,编撰《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该图谱由中药材权威专家为顾问进行编辑和审阅,按照文-图-标本实物三位一体、互为印证的思路,以本项目收集的药材标本为蓝本进行文字描述和照片拍摄,并经过严格的核对和审查编纂而成。每一种论述了其来源、主产地、性状特征、品质、性味功效、附注、鉴定人和编号等。图谱具有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及可查阅性等特点,是从事中药材研究、生产和利用的重要参考书
5.建立了一套中草药和民族药标本保存操作规范(SOP)及标本库。对腊叶和药材标本的采集、制作、装订、消毒、保存及鉴定方法等制定了一整套标准操作规程。并按标本保存规范建立了标本库。
6.建立腊叶和药材标本计算机管理系统和保存系统,用于中药材标本馆的管理、数据存贮、查询、分析。
该项目经专家验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过去工作的空白,所取得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项目研究成果受到媒体的关注和宣传,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医药报、健康报、科学时报、中国新闻网、中医药管理局网、北方技术网、中国西部网、广州科技网等进行了报道,特别是项目研究成果之一《中草药与民族药药材图谱》,曾受到多家出版社的关注,出版后收到好评。所以本项目研究引起了较大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0年,“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标识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中药饮片用量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08年,“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05年,“金钱白花蛇等12种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