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中药资源生态学与规范化种植
中药资源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药资源学的发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交叉融合的产物,是研究药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产量和质量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以现代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融合了中医药理论对药用动植物的认识,目标在于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中药资源研究及生产中特有的生态学问题,属于应用生态学的范畴。
本学科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等方面成绩斐然,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首个中药农业生产立地条件修复的课题,指导中药GAP基地数万亩。本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中药资源空间分析及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相关研究获得国家发改委首个中药资源遥感的课题,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挂牌中药资源遥感中心,承担着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运维工作。
◆2007年,“三叶木通人工繁育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湖南文理学院、江西中医学院
获奖人员:黄璐琦、邵爱娟、赵润怀、王继永、黄璐明、熊大胜、曹岚、林淑芳、孙玉茹、谭洪根、沈国林、张东、张寿文、曹全胜、郭春秋、李子辉、席再星、吕冬梅、郭兰萍、陈敏、吴志刚、刘细珍、赖学文、葛菲、刘庆华、王文全、梁永红、王文龙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 (Thunb.) Koidz.和同属的五叶木通、白木通作为药用木通的正品,为历代主流本草及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在我国中医药史上一直沿用了二千余年。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天然野生的三叶木通等木通资源出现紧缺状况,以致呈现在全国药材流通市场基本上收购不到的局面,从而导致以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代替木通科木通的应对情况发生。故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版的《中国药典》仅收载马兜铃科关木通和毛茛科川木通。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欧洲各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就不断有关于马兜铃科植物所含马兜铃酸导致人体肾中毒及致癌的报道。到九十年代末相关报道逐渐增多,现在,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将关木通药材及含有这些药材的成药列入严禁进口商品名单。据报道,我国已批准的药物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有41种,包括不同剂型共50余个,其中不少是出口药品。所以关木通问题的出现,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恢复木通科木通的正品地位已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在国内的各有关企业及相关部门呼吁下,药典委员会已将木通科三种木通收载入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木通科木通属植物由于其历史上就是被作为木通的正品使用,现在恢复其传统地位后,其需求量必将急增。开展野生变家种的抚育研究成为保证其持续的使用和研究的基础。
本项目运用生物学、植物栽培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化学和数理统计学等多种学科方法和技术,对三叶木通开展资源调查,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繁育技术,田间管理技术,采收加工等系统研究,确定了三叶木通生长环境、物候期,最佳繁殖方法,最佳采收期和加工方法等,制定了田间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SOP),建立了GAP示范基地,缩短了三叶木通生长期,提高了三叶木通产量和品质,从而建立起三叶木通人工繁育的方法和体系。同时对三叶木通种源选择、种质及其改良技术、三叶木通及其同属植物遗传关系等进行了研究,为三叶木通优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本研究达到了野生变家种,扩大资源量的目的,为缓解因关木通问题而导致的木通药材紧缺的不利局面,实现木通科三叶木通资源可持续利用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对供不应求的野生中药资源的保护性利用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模式。
◆2006年,“肉苁蓉繁育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本项目从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生物学特征、有效成分的测定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系统地对管花肉苁蓉(Cistanche tubulosa (Schenk)Wight.)进行了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明确濒危的内外因素,探讨了保护对策,首次从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保护措施,为管花肉苁蓉以及其他濒危药用中药的保护提供新的方式和思路。在实验室人工培养条件下,进行管花肉苁蓉种子发芽实验并取得成功,在国内未见报道。率先开展管花肉苁蓉的人工种植并获成功,建立了管花肉苁蓉大面积高产优化的种植技术和种植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操作规程(SOP),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起到示范性的作用。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大芸种植场建立了目前国内外规模最大、最为规范的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基地580亩,示范基地120亩;种植了16种柽柳,并在12种柽柳上接种成功管花肉苁蓉,这是目前为止国内外在最多柽柳寄主上人工接种成功肉苁蓉的研究,也是全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管花肉苁蓉寄主柽柳的种质资源基地。根据寄主的生长速度、植株体型、肉苁蓉接种率及产量、有效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等综合考查,从12种柽柳中选出了两个最佳寄主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unge)和多枝柽柳(Tamarix rasosissima Ledeb.)。研究并解决了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中的关键技术即人工接种技术—“带状沟播法”,这是本项目的首创。对种植得到的管花肉苁蓉药材按药典的项目进行质量测定,各项指标皆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管花肉苁蓉项下的要求,建立了毛蕊花糖苷含量不得少于2.0%的新标准,完善了药典的标准。将本项目研究所获得的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在沙区进行宣传、推广,目前已在新疆和田、阿克苏等四个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蹬口县、宁夏盐池县等地推广种植管花肉苁蓉六万余亩,创经济效益可达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获得专利一项,商标注册证一份,著作1部,论文7篇,并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获得了2005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