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平台
【新书推荐】黄璐琦院士主编《本草学导论》出版
2025年2月,由黄璐琦院士主编《本草学导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草学,是研究我国古代本草著作及药物遗存等相关史料,揭示我国古代中药学理论与实践及其形成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
本草学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对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采收与加工、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等课程学习以及开展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创新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习、研究和应用中医药典籍相关知识时,首先必须掌握本草学的相关知识。该教材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牵头组织的中医药类研究生系列教材之一,旨在落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突出中医思维方式,体现中医药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科特色。
本草学来自厚重的历史积淀,内容深邃。该教材论述了“本草”一词的形成、发展与嬗变,首次把考古出土的药物遗存纳入到本草学研究体系中,提出本草史料由实物史料与文字史料构成;文献史料方面,介绍了本草文献发展简史、基础知识,图文并茂剖析《证类本草》编写体例;实物史料方面,吸纳了本草考古研究的相关成果;从本草学视野,系统介绍了中药药性理论、中药材品种理论、药材生产与加工、道地药材与辨状论质。
该教材以导论的方式介绍本草学。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草与本草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章介绍本草文献的发展简史,以时间为轴,介绍历代本草文献发展的源与流;第三章介绍本草史料的类别;第四章介绍文献基础知识,结合重要本草著作体例,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并运用本草文献;第五章从间接史料与直接史料的角度介绍了本草考证与本草考古。第六章至第九章分别介绍了中药材的品种理论与应用,本草学在生产加工、药材质量评价等领域的应用,本草学在中药药性方面的理论与应用,以运用本草学搭建中药与中医的桥梁。因此,第一章至第五章旨在介绍本草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第六章至第九章介绍本草学的实践与应用。附录为历代本草著作一览表,方便查找相关本草著作。
该教材由从事本草学教学研究的人员参与编写。其中,第一章第一节由郝近大、黄璐琦和彭华胜编写,第二节和第三节由郝近大编写,第四节由郝近大和彭华胜编写;第二章由王家葵、蒋森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由张卫编写;第五章第一节、第二节由郝近大编写,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由黄璐琦和彭华胜编写;第六章由郝近大编写;第七章由詹志来和彭华胜编写;第八章第一节由彭华胜编写;第二节由郝近大和彭华胜编写;第九章由唐仕欢编写。附录由张卫编写。全书由黄璐琦和彭华胜统一审改定稿。
该教材收录了一些研究案例,图文结合,旨在感知本草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本草学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本草典籍、建立中医药思维及领悟本草学精髓的能力,从而为有效继承和发展我国本草学的学术精华提供基础。